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发展,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你依据图片,说出从图一到图三我党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富裕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行图一措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行图三措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4)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请你为当今民展“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或建立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6分)(2)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产阶级(2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分)。(3)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分)。符合题意即可(4)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议:保护农民利益,把群众根本利益放在农村一切工作的首位(6分)。意思相近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史实,根据图片可知,图一拔出地界碑是土地改革,图二说什么也要入社是农业合作化,图三人民公社好是人民公社化运动。(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的消极影响,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 ,造成国民经济各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4)本题考查的是在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在农村提出一下建议: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把群众根本利益放在农村一切工作的首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程度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