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43:17

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可知,李立三为首的人主张城市中心论。(2)根据材料“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27年时期,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壮大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武装斗争,不断加强革命力量。(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体现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同时该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

(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3)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中共的正确领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