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1)试比较材料一、二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从性质上说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

(1)《天朝天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2)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材料一所述起义是农民战争;材料二所述起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1)根据材料一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可知提出分配土地的核心思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结合课本所学,《天朝田亩制度》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有关农民土地的主张“平均地权”,试图通过解决土地使劳动者摆脱贫困,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2)依据材料一摘自《天朝田亩制度》,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争;材料二摘自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可知与辛亥革命有关。据所学,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