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令,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此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留学地区从日本扩大到英美,在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批清末宪政改革的主力军。1902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功名;还规定了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同时也强调各级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学堂章程颁布几年后,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同年,清政府下令逐渐递减科举取士的名额,计划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1905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考试,并设立学部。据统计,从1904年到1909年,全国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增长了10倍以上。
——摘编自黄加温等《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清末教育改革。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可归纳为全面改革;根据材料“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可归纳为立法保障;根据材料“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可归纳为向西方学习;根据材料“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可归纳为成果显著,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可归纳为;具有封建性,不彻底。(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对清末教育改革的评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挽救危机维护统治、培养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传播西学等角度分析,史论正确,言之有理即可。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评析清末教育改革”;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 “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 “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 “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特点”“评价”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整体分析:本题引用清末教育改革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 “特点” “评价”的考查,难度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对策: 熟悉考点是基础; 多记诵,滚瓜烂熟; 阅读材料有技巧; 首尾句、标点符号; 组织答案须谨慎; 审清题、简单草稿; 要点序号不能忘。 序号化、书写清楚。
特点:全面改革;立法保障;向西方学习:成果显著,影响深远;具有封建性,不彻底。评价:为应对统治危机,维护清政府统治而改革;培养了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传播了西学;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相关试题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答案?
【判断题】 脑水肿患者应采取头低足高位,以促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
当今社会信息量大,社会分工细,要求我们要善于
吴道子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开始于
燃气管道输气压力为0.6MPa的燃气管道为(
锅炉汽包的主要损伤为低周疲劳损伤()
PBT/PLC 1:8分光器典型插入衰减参考
从因特网上可以得到世界上任何计算机的所有信息
下列哪一项常不引起肾积水
华尔街的“民意”
我国的工程监理主要是对工程的()进行监理。
如何对待宗教问题?
专业主管的岗位职责中包含组织本专业障碍以下事
必须对交通的冲突点保持充分的缓冲()和缓冲(
能检测高速血流的心脏超声检查是()
太阳米粒组织是太阳最猛烈的活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