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1:02:12

建筑见证了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建筑见证了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世纪中期以后,吐蕃王朝逐渐兴起,对唐王朝的西部边界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通过贸易稳定边疆成为唐王朝的一项国策,两国之间的互市贸易屡见文献记载。根据《唐蕃会盟碑》记载:……然舅甥相好之义善谊,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往一来,悉遵曩昔旧路。蕃汉并於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祇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反映了吐蕃和唐王朝之间的交往。

——摘编自刘业成、徐秀川《茶马古道的概念与形成、变化动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王朝和吐蕃交往的主要形式,并指出《唐蕃会盟碑》所处之处的建筑风格。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智慧海和圣彼得大教堂在承顶部之重方面的设计方法,并揭示两者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两国之间的互市贸易屡见文献记载”体现了贸易(或互市);“舅甥相好之义善谊”体现了和亲;由材料“唐蕃会盟碑”,可见会盟。第二小问,可以从《唐蕃会盟碑》所处之处的建筑不同区域可体现出汉藏建筑风格;部分地区还富有尼泊尔和印度建筑风格。(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智慧海砖石纵横相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而圣彼得大教堂采用大圆顶结构,分散承重。第二小问,智慧海属于皇家园林,着重体现了皇家威严,而大教堂体现了天主教得宗教感召,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辉煌。

(1)形式:贸易(或互市)和亲、会盟。建筑风格:殿顶鎏金铜瓦,殿内梁架、斗拱和藻井体现汉族建筑风格;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则呈现藏族建筑风格;屋檐下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富有尼泊尔和印度建筑风格。(2)设计:智慧海:整座建筑由砖石纵横相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大教堂:采用大圆顶结构,用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福条状的肋进行巩固。不同之处:智慧海着重体现了皇家威严;(如写佛教文化也可以给分)大教堂体现了天主教对世人的感召力量,还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辉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