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亚、非、拉美一系列殖民地附属国取得政治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

(1)结合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有利因素。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请分析这次会议召开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分别组织政治、军事集团,激烈争夺势力范围和军事优势。二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和对抗。

——摘编自《世界全史》

(3)材料二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美国和苏联组织的对峙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二战后国际形势紧张、动荡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纳米比亚的独立(2)积极作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积极影响: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3)格局:两极格局;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根源:领土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大国干涉等。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二小问,根据“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可归纳出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3)根据材料二“二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和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美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际形势紧张、动荡的主要根源是领土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大国干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