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情,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二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答案解析
第(1)问应抓住“1911年”这一关键信息点,从内忧外患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应注意对材料的全面解读,不要忽略“世界和平永保”反映的信息。举例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应注意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而非讨论新中国国歌的背景,是否同意是开放性的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晚清列强入侵,清政府国土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可危。(2)愿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措施:政治一-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经济一—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3)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同意: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已经不符合新中国的国情。或不同意:它能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进一步鼓舞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相关试题
2305 搜救雷达应答器的表面应呈可见度高的
(单选题) 以下哪项原则不属于仲裁活动的基本
古人早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______,更
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A:卧薪
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是( )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在对国家机
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
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
295.遇到火灾时,正确的做法是( ) [单
关于水胶炸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在一项500名病例和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分
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环境而且
由上图可看出,2006年水质没有变化的省(区
当保证气密试验的安全性,做气密性试验试验,有
2009年4月13日,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
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SDH自愈网中线路保护倒换的应用形式主要有(
某地上15层、地下1层的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
《佛本生经》实际上是印度古代民间故事和寓言的
根据量子力学可以推出坐标和以下哪个物理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