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到明清时期,

题目描述

【题目】“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问题。(1)材料一:如图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根据所学结合地图说明他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有何作用?(2)材料二:

时间(朝代)

侵略者

反侵略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明朝

A   

B   

台州九捷

明末清初

荷兰

C   

D   

清初

E   

康熙帝

F   

请将表格中的A﹣F处内容补充完整。(3)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商家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浙民俗谷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材料三反映了清代帝王怎样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4)综上所述,归纳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变化特点。

答案解析

(1)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日本;戚继光;郑成功;收复台湾;沙俄;雅克萨之战(3)夜郎自大,惧怕滋事;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但最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4)由开放到闭关

(1)由材料一地图中的信息“明”“刘家港”“西洋”“非洲”可知,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据所学知,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据所学知,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3)由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浙民俗谷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可知,这反映了清代帝王夜郎自大,惧怕滋事的心态.这种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在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影响下,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使清朝与世隔绝,既看不到时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4)由上面材料可知,明初郑和下西洋显示了中国的开放政策,而到了清初则实行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这表明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是由开放到闭关。所以答案是:(1)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A 日本;B 戚继光;C 郑成功;D 收复台湾;E 沙俄;F 雅克萨之战。(3)夜郎自大,惧怕滋事;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但最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4)由开放到闭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