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2:02:19

传承美德。

题目描述

【题目】传承美德。

张某交通肇事后逃逸,唐山小伙朱某看到后立马追赶并敦促其自首归案。但张某不听劝阻,逃离中翻越铁道护栏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2018年2月12日该案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法院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且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

相关链接:《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你怎样看待张某肇事逃逸的行为?

(2)从道德角度,指出该案判决的社会意义。

(3)该案体现了法治与道德具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准角度主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阐述。从法律的角度,围绕侵犯生命健康权来回答。从道德的角度,围绕不诚信、不负责任的角度来阐述。(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意义可用有利于……的句式回答。围绕对于鼓励见义勇为、保护求助者,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来阐述。(3)本题考查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等方面作答。

(1)侵犯他人生命健康,属违法行为;是不负责任、缺乏诚信的行为。(2)鼓励见义勇为、保护救助者;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进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3)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