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5 22:58:04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唐三省六部分工图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上佐天子理阴阳”,可见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由材料“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可见丞相事无不总,位高权重。第二小问,丞相作为百官之长,权力过大,必然威胁皇权,专权乱政容易造成政局动荡。(2)由示意图可知,三省分工协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扯皮现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任何一省不能大权独揽,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权臣专权。基于此,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3)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见材料认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事实。结合所学,明代废丞相,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设内阁,用一个无法定权力的机构辅政,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清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独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辅佐君主,位高权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2)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相互牵制,避免权臣专权。(3)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