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其言论中指出这位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和核心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答案解析

(1)共同问题: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 (2)核心思想:“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1)依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辨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可知,“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其言论中指出这位思想家是孔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