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题目描述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运动?写出这一运动依据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2)材料二发生在哪一运动中?这次运动中,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材料三: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3)材料三中的数据突出地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结合上图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材料四: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4)材料四中的数据说明,安徽凤阳县的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这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或三大改造);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3)粮食产量下降(或粮食产量越来越少);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制定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1)据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据此开展了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根据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或三大改造;这次运动中,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3)根据材料三粮食产量和人民公社万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粮食产量下降(或粮食产量越来越少);出现这一原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58年,党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凤阳县的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主要得益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从材料中反映的几个历史时期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可知,制定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