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题目描述
【题目】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材料一:
材料二:地质学、气象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连贯到中国初期早熟的统一。黄河夹带大量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作物的可能,局部治理无济于事……《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十一次之多。足见光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与农业的关系,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中国农产区雨量80%出现于夏季三个月内。且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旱涝灾害频发。灾荒时,邻国如不接济,即可能发生战事……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中央集权的趋向。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这些新涌入地球的几十亿人给我们的家园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即使在人口相对稀少、十分富裕的美国也随处可见——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不仅美国,以上问题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下列图片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 ,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 。(只填写序号)
(2)依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依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5)依据材料四,谈谈人类社会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距今(2019年)6000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所以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①④;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②③。(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形成原因包括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4)依据材料三“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破坏资源,导致资源枯竭;耕地减少。(5)依据材料四“宣传环境保护的大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可知,人类社会应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保护环境。
(1)①④;②③(2)分布特点: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形成原因: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3)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4)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耕地减少。(5)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STC的功能有哪些?(技能鉴定,
我们所熟悉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等
(单选题)往复泵调节流量用()。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有()
(判断题)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在细胞形态及组
7、按驱动灭火器的压力型式分为( )。 *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下列有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说法,不正确的
清朝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
某企业是一个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多个企业联合体
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和营业外收
化学药品的使用与保存必须由专人负责,使用前应
种子罐或发酵罐之间移种常用的方式是()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可设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
收配完烧碱后,立即测量浓度比较准确。
2007年到2013年某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资
道路交通系统中行人是(),最易受到()。
()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
《伊利亚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一个
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