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8:33:40

品读“习语”,将“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百姓听得懂、听得进

题目描述

【题目】品读“习语”,将“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平实语言蕴含大智慧,生动表达连着大情怀。

习语金句

教材链接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力量,即①_________。

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每个国家都有平等发展权利。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

世界各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②_________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③_________。

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

个人④_________代表着社会或他人对一个人的信赖程度,是个人的“第二身份证”。

我们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⑤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的理念。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上述表格中画横线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公平正义不仅是求解利益均衡、化解矛盾的钥匙,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老百姓的共同愿望。”

(2)学习总书记有关公平正义重要性的阐述,谈谈作为中学生该如何守护正义?

答案解析

(1)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信用是个人的“第二身份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等角度回答。(2)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如何守护正义。根据教材知识,从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做到见义巧为等方面回答。

(1)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②科技创新;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信用;⑤国家、社会、公民。(2)①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具体做法: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