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材料三1980 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兴办4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材料一是哪次会议的内容?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哪一方面?

(2)结合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什么政策在我国农村得到普遍推行。

(3)材料三中,1980 年兴办的4个经济特区,除汕头、珠海外,还有哪两个?1988年,我国将哪一地区划为经济特区?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答案解析

(1)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深圳、厦门;海南岛(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2)根据材料二“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3)根据“1980 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兴办4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地区被划为经济特区。(4)我国对外开放从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陆续开放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