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2:10:07

    材料一: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诞生,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民法总则草案先后3次向社会征求意见、4次在不同省市召开座谈会,共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7万多条。正是因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才能使法律凝聚最大共识、得到广泛认同。

材料二:“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法总则草案先后3次向社会征求意见、4次在不同省市召开座谈会,共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7万多条。”从建设法治中国的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答案解析

(1)题干以民法总则为素材,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从建设法治中国的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可以从良法的意义角度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说明即可。(2)此问以关于厉行法治的两则材料为素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主要考查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2)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