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学以致用,主题探究。

题目描述

【题目】学以致用,主题探究。

2020年疫情期间,某校七年级的师生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线上形式开展了主题为“鉴古知今话中日”的探究活动。

(古语释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2020年2月日本汉语教学考试机构HSK事务局向中国湖北捐赠口罩等物资包装上题写的古诗。意思是:“虽然我们山川大地属于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同在一片天空下。”

(寻踪觅迹)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同学们找到了该诗句的出处。在《唐大和上(同“尚”)东征传》里记载:唐玄宗时,日本的长屋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送给大唐高僧们,袈裟上绣了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大和尚当时也收到了这份厚礼,很受触动,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谱写了中日关系中最辉煌的的一页。

(1)文中的“大和尚”指的是谁?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史海泛舟)

老师通过查阅《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给大家提供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日本总共向唐朝派出使团19次,实际上到达唐朝的有15次,其余4次,要么受命未行,要么到达了朝鲜半岛。遣唐使的官员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其余成员有水手、工匠、留学生、留学僧等,人数为100人左右到800人不等。

材料二  8世纪以前,日人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海空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

(2)材料一反映出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有什么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3)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材料二说明的是对日本哪个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请你从生活习俗方面再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礼尚往来)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日本疫情加重后,中国同样给予了大力援助。在给日本的援助物资上写着很多蕴含中国人民美好祝愿的寄语,“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是其中之一。

(4)请你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一条体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和博大胸怀的祝福寄语。

答案解析

(1)“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经、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特点:次数多、人员广、规模大目的:学习中国先进文化(3)文字生活习俗: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到日本,有些节日流行至今;唐朝服装被日本借鉴,逐渐形成了和服等等(任意一点,表述准确即可)(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1)根据“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和尚”指的是鉴真。他东渡日本,传播了佛经、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根据“日本总共向唐朝派出使团19次,……人数为100人左右到800人不等”等信息可知日本排除的遣唐使团次数多,人员广,规模大。目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根据”日人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工具“、”海空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可知是对日本文字方面的影响。生活习俗方面,如中国的节日,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到日本,有些节日流行至今;又如唐朝服装被日本借鉴,逐渐形成了和服等等,(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内容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