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4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6211起,其中,16岁以下青少年报案总数为124起,约占全体网民报案总数的2.0%,较2014年同期上涨了0.2个百分点。

 

 

材料二: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1亿至1.2亿左右,占中国网民总数的16%-20%之间,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而网络欺诈、钓鱼网站等网络威胁又具有极高的迷惑性,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上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青少年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答案解析

(1)①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伤害;②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间接性等特点,青少年在网上活动时不能对网上信息进行辨别;③青少年在受到咋骗时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较欠缺;④对青少年的社会保护还不到位。(2)①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④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试题分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能力,难度值中等。材料一以数据表格为呈现方式,解答此类材料题,要认真阅读材料中的数据,从数据的变化中找到存在的问题。认真阅读文字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①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伤害;扇形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②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间接性等特点,青少年在网上活动时不能对网上信息进行辨别;③青少年在受到诈骗时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较欠缺。两个材料共同说明:④对青少年的社会保护还不到位。(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能力,难度值中等。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青少年易受网络信息侵害的原因有二:从青少年的角度看,“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从网络的角度看,“网络威胁又具有极高的迷惑性”因此青少年防范网络诈骗就应注意:①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④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