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

题目描述

【题目】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故事中描述的“机工”和“机户”各指的是什么?

(3)这种萌芽的现象能否在中国发展开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

(1)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2)早期的雇佣工人;早期的资本家。(3)不能,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发生在明朝中期以后,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出现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 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 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中描述的“机工”和“机户”各指的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早期的资本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但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在欧洲资本主义却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度。(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萌芽的现象不能在中国发展开来;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