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之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之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从解决农民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允许市场的存在,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准备条件。
材料二: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材料三:我们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到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的方案。
材料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1)材料一是对苏俄哪一项政策的描述?
(2)材料二中当时的西方世界为何对苏联“极大兴趣”并“纷纷前往苏联取经”?“它行得通”中的“它”在苏联后来演变成哪一种模式?
(3)材料三是对哪一事件的评价?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1991年中国出现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争论。有人认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姓资不姓社。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2)经济危机下,西方一片萧条;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斯大林模式(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4)不同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的两种重要手段;不能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随意否定、排除任何一种经济手段。
(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允许市场的存在,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可知这都是列宁在1921年出台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经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几下,经济一片萧条,而此时的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经济上的到迅速的崛起和发展,所以西方世界 “纷纷前往苏联取经”;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行得通”中的“它”指的是斯大林实施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指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认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姓资不姓社”的观点是错误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既需要计划经济也需要市场经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重复地层测试器【RFT】一次下井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杠杆比率,及其在资本结构决策
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
(多选题)网上银行客户申请注销网上银行的,应
(单选题)利用下列反应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其
2017年春节前后,我国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雾霾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不同点在于(
我国哪个城市的雨花石最有名?答案
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
度量衡的制定与音律有关吗?
一般,一根轴结构的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多用户热套
对于测区基本等高距为Im的1:2000数字航
广东菜取料之广,为全国各菜系之最。
纤维在打浆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TD-LTE覆盖规划中,已知通信链路上的最
下列项目中,构成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有( )。
伴有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
诊断学即指诊断疾病的方法与理论的科学。
在我国根据行政区域范围的不同,可将规划分为(
落款格式错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