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惠州市实验学校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惠州市实验学校李老师设计《走近中国文明》探究方案,请你也来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走进文化遗产

(1)依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岷江最能说明北京人的生产状况的一个示例。

(2)依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或作用。

任务二:欣赏汉字之美

(3)参考如图,请说出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

(4)参考如图,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书法演变成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时期。

任务三:阐释政治文明

(5)如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请依据如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任务四:探究儒家命运

(6)请依据下面两幅图说说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

答案解析

(1)示例: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保存火种。(2)功能或作用:分洪、灌溉。(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时期:东汉末年(5)特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6)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他们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了使用天然火,懂得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2)依据如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或作用是分洪、灌溉。(3)依据材料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依据材料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用八分体写石经,刘德升首创行书体(草书兼楷书)。曹魏时,钟繇、胡昭得刘德升传授,都擅长行书。钟繇又开辟新境,创立楷书,并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形体的进步。东晋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行,被称为“书圣”。(5)依据材料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描述的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6)依据下面两幅图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 “焚书坑儒”;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都是为了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