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七年级一班,针对某些同学乱扔垃圾及逃脱值日等情况

题目描述

【题目】    某校七年级一班,针对某些同学乱扔垃圾及逃脱值日等情况,班主任提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以提醒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干好值日生,并且看到地面上有垃圾帮忙捡起来还要主动帮他人干值日,做个好榜样。有冋学说:找能做到“行己有耻”,绝对不乱扔垃圾、干好值日,但是“止于至善”是一种“不能至”的最高境界,反正也达不到,就算了吧。为此一班组织开展“我们的青春有格调”的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你认为该同学说的“‘止于至善’是一种‘不能至’的最高境界,反正也达不到,就算了吧。”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结合该班班级情况,请你谈谈你理解的“行己有耻”。

答案解析

(1)观点不对。因为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2)行己有耻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要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坚决不做;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本题为辨析题,首先明确观点错误。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止于至善的内涵即精神境界、实践过程、精神状态等、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寻找好的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从行己有耻的含义和要求方面来回答。行己有耻的含义即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要求从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等方面来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