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02:35

一战后亚洲为争取独立,涌现出不同道路的民族解放运动。

题目描述

【题目】一战后亚洲为争取独立,涌现出不同道路的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以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相关的革命理论与活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独特方式”。列举该方式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史实。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两人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

(1)“主张”,根据材料一信息“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得出:武力反对帝国主义;由材料一信息“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得出:呼吁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革命理论”,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新三民主义。“活动”,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国民大革命(2)“独特方式”,依据材料二信息“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体史实”,依据所学知识从手纺车运动、“食盐进军”运动、绝食、抵制英货等方面回答。(3)“不同”,由材料一信息“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和材料二信息“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得出:孙中山主张采用革命手段,而甘地主张采用非暴力方式。“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得出:民族矛盾不太尖锐;由“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得出: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得出:印度社会落后;结合所学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等角度补充。

(1)主张:武力反对帝国主义;呼吁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理论:新三民主义。活动:国民大革命(2)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表现:手纺车运动;“食盐进军”运动;绝食;抵制英货等。(3)不同:孙中山:采用革命手段;甘地:采用非暴力方式。原因: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印度社会落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