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1:57:40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

题目描述

【题目】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

材料一  炎黄是(他们所处)时代精神的象征。炎帝是种植五谷的农耕文化的象征,黄帝则是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礼制文明的象征,二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最初质点。

——摘编自周洪《论炎黄学的学术定位、研究对象与构建原则》

(1)依据材料一,以下能印证炎黄时代精神的是。(填序号)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国在战争压力下,围绕“耕与战”的目标实施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国家集权能力,是各国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集权能力强,行政效率高,存活几率就大;反之,被吞并的几率就大

——摘编自李学勤《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主要目的。列举商鞅变法中实现这些目的的措施。

材料三 

 

访问唐朝的国家

日本遣唐使

新罗籍官员

在唐传播的外来宗教

数量

70余个

最多的一次651人

23人

4种

唐朝的对外政策

长安设有外交机构鸿胪寺和接待部门礼宾院等,允许留学生在国子监等一流学校读书,特设“宾贡进士”。佛教、大秦景教等可以在唐设寺传教

 

 

——摘编自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昭示了一种伦理观: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这种伦理观能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通过个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为社会造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哥伦布是撬动新时代的开启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天,那时的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障碍和隔离的世界。而这些孩子们当了祖父母的时候,来自非洲的奴隶在美洲开采着销往中国的银矿,宏大的贸易网首次将两个半球连接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玉米来到了非洲,大黄和桉树走向了欧洲

——摘编自曼思《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依据材料五,分析为什么说哥伦布是“新时代的开启者”。

(5)说明材料四中的“伦理观”和材料五中的“新时代”开启的联系。

答案解析

(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种精神代表的是“种植五谷的农耕文化”和“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礼治文明”,故符合此象征的应是陕西出土的距今6000年的碳化粟。(2)阅读材料并进行简单概括可知,战国时期改革是围绕“耕与战”来进行变革,其目的是通过富国强兵的方法加强国家集权能力。结合所学,从商鞅变法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入手作答。(3)阅读材料表格并进行概括可知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结合所学,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角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进行分析即可,如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政策开放等。(4)阅读材料并概括可知,伦理观的新内容都在强调人的价值,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思潮就是“人文主义”;哥伦布自1492年开始的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使世界进入到地理大发现时代,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开始确立。(5)结合所学可知,“人文主义”提倡和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世的幸福生活,这种强调人的价值的思潮影响了新航路开辟时期海员和航海家们的冒险精神,鼓舞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以此为切入点,联系史实作答。

(1)③(2)富国强兵;加强国君权力等。确立县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3)开放包容。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放的政策等。(4)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现实生活)。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随后新航路进一步的开辟使各大洲之间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5)人文主义提倡的发扬的个性,追求现实生活,激发了新航路开辟者的冒险精神,鼓舞了探索世界的勇气,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动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