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0分)

(1)1953~1956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着强大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寿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l)实现工业化,进行社会土义改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2)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3)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有: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1964年,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