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规律,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各国各个历史阶段共同的课题。

材料一  如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铁雷。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我国23个省多个地点发现了大量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其中仅广西平乐的一座战国墓葬就出土了89件锄。

——(数据来源《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材料二  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准许民间买卖田地。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2)材料二中变化发生于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政权?其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3)材料三中反应了西汉初年怎样的境况?导致这一情形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促进经济繁荣的因素。

答案解析

(1)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2)战国时期的秦国;影响是: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西汉初年百姓流离,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社会不安定;秦朝暴政,秦末战乱(4)农业技术进步,顺应时代的改革,安定的社会环境等。

(1)依据材料信息“在我国23个省多个地点发现了大量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可知,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准许民间买卖田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即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西汉初年百姓流离,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社会不安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4)开放性题目,促进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农业技术进步,顺应时代的改革,安定的社会环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