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观念是一定时期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不同时代国家观念的内涵不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观念是一定时期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不同时代国家观念的内涵不同。
材料一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赵歧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摘自《孟子》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一个城邦(国家)秩序井然稳定发展的基础……
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柏拉图国家观念的相同点。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教权不断扩大。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教权至上)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
15、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则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具有绝对性、永恒性特征,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受限制。
17、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发展了国家观念,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卢梭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西方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
(2)阅读材料二,对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
(1)同:根据“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正义是一个城邦(国家)秩序井然稳定发展的基础”得出都具有初步的国家观念;根据“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得出都阐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途径:即统治者应受道德约束;根据“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得出不同的人在国家中居于不同位置,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原因:结合孟子和柏拉图所处的时代特点分析即可,即社会动荡,秩序混乱。(2)依据材料三,结合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实解答即可。根据“中世纪的欧洲,教权不断扩大。……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教权至上)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得出中世纪西欧各国长期处于天主教的控制之下。根据“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得出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权。根据“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得出启蒙运动时期,反对专制主义,主张人民主权,为资产阶级革命描绘的理想蓝图。
(1)同:都具有初步的国家观念;都阐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途径:即统治者应受道德约束;不同的人在国家中居于不同位置,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原因:社会动荡,秩序混乱。(2)中世纪,欧洲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天主教会垄断精神统治,教权至上的教会神权国家观是这一时期国家观念的显著特征,使西欧各国长期处于天主教的控制之下。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权;启蒙运动时期,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以及等级制度,主张人民主权,为资产阶级革命描绘的理想蓝图。
相关试题
5286学生宿舍不能乱拉电线、乱接电源、违章
如果函数y=f(x)在x0出可导,则y=f(
(判断题)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
(判断题)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
(单选题)将来自客户的预付款记录为负债的做法
注册建造师在市政公用工程管理文件中的规范签章
关于公路工程开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CO测定仪硅胶变成白色,则说明硅胶()。
钢铁工业的主要污染包括废气、()、固体废弃物
A319飞机方向舵最大偏转量是()
可引起过滤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
中文件夹后,可以右击鼠标,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
___是指活动的各方面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协
下列关于学习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周橘、郑桃、吴柚设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从事服
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排放口采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决定性因素
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需要政府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