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1:53:31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融入民族

题目描述

【题目】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并成为民族灵魂和基因的优秀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及朝代。

(3)据材料三,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谈谈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首创民间自由讲学,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明朝宋应星,这部书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依据材料三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概括出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仁”;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2)宋应星;明朝(3)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