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选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华夏第一相”在哪国为相?他辅佐了哪位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材料二  晋文公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吏治,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人教版(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个诸侯国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国推行了什么变革?该变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

(1)国家:齐国。诸侯:齐桓公。(2)共同原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军事发展等等。(3)变革:商鞅变法。积极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或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等等。

(1)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2)依据材料一中管仲改革、材料二中晋文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可知,两个诸侯国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军事发展等等。(3)据材料三“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开放性试题,结合题干材料多角度分析;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