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2)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危害?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从唐朝到清朝,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唐朝与清朝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访  唐朝与新罗的友好交往(写出2个)开明友好的对外政策(2)郑和下西洋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3)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闭塞,错失了 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4)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开放兴国;封闭落后。(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有遣唐使来访,唐朝与新罗的友好交往等。反映出唐朝实行开明友好的对外政策。(2)根据材料二“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以宣扬国威和示中国富强,同时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为目的,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多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3)根据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从唐朝的对外开放到清朝闭关锁国。唐朝时期对外开放,国家繁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由此可得到启示开放兴国;封闭落后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