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麻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文现代化建设上,是一个伟人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
?
答案解析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2)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3)经济(现代化)建设。(4)政府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工业强国等。
(1)据材料“‘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之初,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2)从材料二中“最高的速度”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高速度、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事实上,在1958年前后我国经济建设确实出现了上述问题,具体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3)从材料三中“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可知,“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进行经济建设。(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政府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工业强国等。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关于子宫内膜癌,正确的是【】(医
在人类与农业和卫生有害生物的斗争中,农药一直
(单选题)DWDM系统中,在中继站,一般将E
下列各项通过“工程物资”账户核算的有()。
(单选题)风口突然烧坏,应适量减水、()汇报
60.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使用“_______
(单选题)假设用本服务器的计算机名为“ser
(多选题)城市维护建设税是()。
蛇颈龙脖子侧面肋骨一样的骨头可能在捕食中扮演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______ native to North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能被水润湿的固体物质,起火时用水扑救效果不好
第一类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体与附近的金属管线地
被子、枕心通常有4孔7孔9孔......几孔
《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FAS贸易
下列不属于布鲁巴奇提出的反思方法的是( )。
接车过程中,QJJ失磁落下的时机,正常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