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6:09:44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三: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变化。(1)材料一比较容易读懂,依据材料归纳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2)回归教材概括归纳,秦汉专制主义表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唐宋专制主义表现: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明清专制主义表现: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设军机处等。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的加强。

(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或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本质: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