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题目描述

【题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人

材料二:

 

1949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名字注定要载入新中国的史册。右图人物即为从美国学成回国并对中国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钱学森

材料三:他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材料四: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19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这一特殊的日子,北京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等单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传承弘扬航天精神。

(1)材料一是哪一位《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这位人物对人类作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2)材料二中归国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卓越成就”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航天日”?结合所学知识,1999年体现中国“航天精神”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解析

(1)人物:屠呦呦贡献: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袁隆平。“卓越成就”: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原因: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要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科学家淡泊名利、呕心沥血、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答出两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可知,材料反映的人物是屠呦呦。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中草药中提取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打破了中国多年来自然科学“零诺奖”记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归国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3)根据材料三“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可知,材料反映的人物是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4)根据材料四“北京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等单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可知,我国设立“中国航天日”的原因是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结合所学知识,1999年体现中国“航天精神”的科技成就是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要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科学家淡泊名利、呕心沥血、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