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

题目描述

【题目】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6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l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解析

(1)状况: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第一个五年计划。(2)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3)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图2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由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改变重工业严重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2)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等。(3)依据常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严重脱离实际,不真实。理由是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等左倾错误泛滥。由图二可以看出从1966年到196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连年下降,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