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审视和

题目描述

【题目】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审视和打量。以下是毛泽东为主题的一些《时代》杂志封面资料。

(辉煌荣耀)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时代》作如此描述:“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

——他们进入了北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哪一年?

(红色基调)1950年12月11日的《时代》封面。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而人物更是有着生硬刻板的脸和阴冷的眼神。《时代》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2)这期封面的特点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文中“痛击”指的是哪一战争?这一军事行动,中国方面直接领导者是哪位?

(混乱迷茫)毛泽东又分别在1958年12月1日和1967年1月13日登上了《时代》的封面。1958年的《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向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而1967年的封面左上角则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且封面主调是灰白,隐喻中国是一穷二白。

(3)这两期《时代》封面,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内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外交转机)1972年2月6日,《时代》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是说。

(4)该期封面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表明中美关系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此事发生的前一年,中国已经取得的重大外交突破是什么?

(溘然长逝)1976年9月20日,主题是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时代》周刊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5)之后毛泽东的继承人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开创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答案解析

(1)1949年(2)关系:中美敌对状态;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领导人:彭德怀。(3)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4)事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变化:中美关系对抗结束,开始走向正常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或中国重返联合国)。(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依据材料信息“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可知,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进入北平,因此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49年。(2)依据材料二信息“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而人物更是有着生硬刻板的脸和阴冷的眼神。《时代》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可知,新中国成立之时,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痛击”指的是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1953年,美军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3)依据材料三信息“1958年的《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向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而1967年的封面左上角则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且封面主调是灰白,隐喻中国是一穷二白”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核心而展开;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动乱。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4)依据材料四信息“1972年2月6日。《时代》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在此之前的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5)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性转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江涛、习近平等领导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