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从人口的空间布局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题目描述

[单选] 从人口的空间布局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过程。而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人的教育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城镇化还意味着人们的就业和生产从农业领域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更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而支撑人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基础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普及。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城镇化时代的农民需要职业教育
B.城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现代化
C.城镇化是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D.城镇化是进城农民身份的市民化
     参考

答案解析

:B    [搜题无忧参考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第二步:寻找重点文段首句对城镇化做出定义,即城镇化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第二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过程。第三句通过“而”说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总结前三句说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紧接着第四句指明人的教育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进一步加强论证前文观点。故文段前半部分强调人的教育的现代化对城镇化很重要。第五句“还”并列指出城镇化意味着人们的就业和生产领域的转移,第六句表明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尾句通过“而”进一步强调现代职业教育的普及对人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性。故文段后半部分重在强调现代职业教育普及对城镇化很重要。文段为并列文段,概括总结两部分内容会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与教育是种属关系,所以文段着重强调现代化教育对城镇化很重要。所以选择B。第三步:分析选项A选项:“农民”概念缩小,且职业教育片面,所以A错。C选项:“职业教育”非文段重点,文中讲的是现代化教育,所以C错。D选项:“进城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偏离文段主体,所以D错。故本题选B。【2019-联考/山西-045】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