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4:04:57

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

题目描述

【题目】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B.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

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D.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唐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身份有限制,明确禁止商人、工匠及其后人参加科举考试。白居易在判词中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应该获准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改变了隋唐对商人采取歧视政策的弊端,故选C,AB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D不符合史实。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