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47:35

明清时期是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转型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明清时期是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转型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  我们检验了很多强调19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在生产力方面存在内生优势的观点,并发现他们都存在疑问……备受诋毁的中国家庭劳动利用模式,在经过更严密的考察后,看来与西北欧模式同样可以对变化中的机会和价格征象做出反应。因而,西欧最发达地区远非独一无二的,它们看来欧亚大陆其他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域有着共同的重要经济特征——商业化,商品、土地与劳动的互相修正,市场驱动的发展,家庭根据经济趋势对其剩余和劳动力配制的调整。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经济世界的发展》

请提炼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评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

试题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的能力。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出两个材料不是表达一个观点,两者观点不一致。由材料一中的首句“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可以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或者停滞状态。由材料二中的“备受诋毁的中国家庭劳动利用模式,在经过更严密的考察后,看来与西北欧模式同样可以对变化中的机会和价格征象做出反应”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与西北欧国家一样也在持续发展。两个材料的观点是相反的,所以考生需要选择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证,一般选择一个观点论证更容易些。考生究竟选择哪种观点取决于自己更容易调动与哪个观点相对应的史实,然后结合史实对所选观点进行论证即可,论证时从明清时期阻碍或者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表现入手即可。

观点一: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