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53:46

近代中国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化做了诸多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化做了诸多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并不是近代化的中国。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落后,所以挨打;因为不断地挨打,所以更落后。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

材料二  中国民族主义是外部压力之下的应激反应,其动源是外国的侵略,指向却是向内,要消除国内旧政治势力,重新构建国家体系。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以前,没有充分意识到外部侵略势力与内部顽固势力的关联性,表现为单纯的“排满”,导致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材料三  要在十分落后的社会基础上,战胜已经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势力,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这样做,才能改变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就是说,只有先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的主要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指出辛亥革命为国家政治民主化作出的贡献,说明判断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变“恶性循环命运”的标志,列举国家独立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解析

(1)诉求:根据“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得出民族独立;根据“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得出近代化。表现: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都是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表现。(2)民族主义:根据“表现为单纯的‘排满’”得出排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贡献:结合所学,可从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分析回答。依据:结合所学可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3)标志:根据“只有先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得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就:结合所学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1)诉求:民族独立;近代化。表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2)民族主义:排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贡献: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依据: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1954年宪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