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A.雅典的奴隶

题目描述

【题目】“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A.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B.西周的分封制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D.印度的钟姓制度

答案解析

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包括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重大问题等,但不存在附庸关系,A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则认为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更是天下人的共同主子。诸侯及其属民都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B也不符合题意。中古时代西欧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这反应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C符合题意。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个等级之间有严格的高低贵贱之分,但也不存在所谓的附庸关系。D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