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的是谁出行的路线?他及其弟子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材料二: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摘自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2)依据材料二,说出宋朝政府海外贸易的政策和主要港口。宋朝在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

材料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从宋代开始对外交往在线路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解析

(1)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2)奖励通商;广州、泉州;市舶司。(3)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4)从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意思相近即可)

(1)根据“长安”“天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玄奘西游,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可归纳出奖励通商。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可归纳出泉州、广州。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3)第一小问,根据“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可归纳出社会安定,国力雄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线路一开始以陆路为主,到了宋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线路从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