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困扰朝鲜半岛的重要问题,朝鲜不顾联合国的警告
题目描述
【题目】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困扰朝鲜半岛的重要问题,朝鲜不顾联合国的警告,多次进行核试验,严重威胁了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如何让核不扩散成为当今国际重大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55年以来,中国咬紧牙关,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按陈毅元帅的话说:“中国人就是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出原子弹。”……在冷战环境下,是否拥有核武器,是大国最重要的标识。
——《大国脚印·1964年最具影响力事件》
材料二:秦山核电站
材料三:中国从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至今,40多年来有关核政策的表述始终如一。中国核政策的要素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发展有限的报复打击能力;反对在国家领土外部署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其中“不首先使用”是核政策的核心。从中国核思维的奠基人毛泽东有关核武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核武器是慑止核战争的手段,而不是打赢核战争的工具。
材料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简称《核不扩散条约》(英语:Nuclear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现在大多数国家参加这项条约。1992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该公约。而没有签署这项条约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朝鲜已宣布退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为何“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
(2)请简要评述中国核武器和核能发展的意义。
答案解析
(1)原因应该从旧中国历史教训、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结合所学得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凝聚力与自尊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国防需要;“冷战”环境的客观要求等。(2)意义主要从建国初期和当今及今后核武器、核能发展的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主要从核武器(主要是原子弹的爆炸)发展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增强国防力量、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讹诈、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提升国际地位。当今及今后:结合材料中“秦山核电站”得出:合理开发、利用核能;依据材料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出: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分析材料中“‘不首先使用’是核政策的核心”的意义得出:使中国长期立于道义制高点;依据材料中“中国的核武器是慑止核战争的手段,而不是打赢核战争的工具”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历史的教训;民族凝聚力与自尊的需要;国防需要;“冷战”环境的客观要求。(2)中国核武器和核能的发展增强了国防力量、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合理开发、利用核能;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使中国长期立于道义制高点;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试题
锁肛痔是指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答案?
建筑地面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为了
(判断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公司在股
(单选题)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收回后直接
(多选题)辅导时要不断地给员工灌输提高绩效的
率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
72.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
【单选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__为
一个四位数与7的和是由没有重复数字组成的最小
【标准答案】 资本国际流动是指( )从一个国
金圣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生活在明清之交,在康熙
n被3,4,7除的余数分别是1,3,5且n小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
相邻支架间不得有明显错茬,错茬不得超过顶梁侧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根据认知加工中对客
护理专业的特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