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不违法,防犯罪。

题目描述

【题目】不违法,防犯罪。

材料一

材料二 重庆公交坠江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坐过站,要求停车但遭到拒绝,因此与正在驾车的冉某争吵互殿,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坠江,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1)材料中醉酒驾车司机和乘客刘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为什么?

(2)我们从中应该得到哪些启示?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青少年应如何防患于未然,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答案解析

(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因为他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或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特征)(2)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遵守规则,维护秩序;法不可为;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等,(答出3点即可,)(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②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D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分)

(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坠江,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可以看出醉酒驾车司机和乘客刘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依据从犯罪的危害角度来回答,即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2)启示从道德和法律两大方面去思考回答。道德部分,从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等等方面回答。法律部分,从遵守规则,维护秩序;法不可为方面来回答。(3)本题为做法类问题,考查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依据教材知识,从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加以说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