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稳,天下安。“三农”问题是历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稳,天下安。“三农”问题是历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事件开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此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中的“社”指的是什么?1958年掀起的哪一运动(农村生产组织方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图三中的人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的重大科技成就是什么?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在中央的指导下,探索了一条怎样的改革新路?

(4)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从这一角度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答案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政策、科学技术。

(1)观察图一“土地改革”可知,图一中的运动是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得以开展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观察图二“农民积极报名入社”可知,图二中的运动是指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运动发生后,土地所有制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了集体所有制;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3)观察图二可知是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观察图四“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可知,图四中的运动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发生在安徽凤阳小岗村;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提供了好的政策,即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袁隆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单位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