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题目描述
【题目】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抑亦人谋也 (__________) (2)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____)
(3)挟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 (4) 利尽南海 (___________)
【2】指出与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国险而民附
A. 中峨冠而多髯者 B.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 长跪而谢之 D.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诸葛亮发现此时身陷逆境的刘备身上有哪些优势?
答案解析
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资”是“资助、给予”的意思。【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中“而”表示并列,与A项用法相同;B项表示转折;C项表示修饰;D项表示修饰。【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仔细阅读文段,从诸葛亮对刘备身世的论述可以看出刘备具有高贵的皇室血统; 从刘备的处境和道德情操可以看出他具有“仁义”的品德;从“欲伸大义于天下”“思贤若渴”可以看出刘备有远大的志向。这些都是身陷逆境的刘备身上具有的优势。
相关试题
1546智慧树知到《医学微生物学》章节测试答
[单选] 网上报道已__________,我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
(多选题)统一权限的业务组织单元性质可以是(
(单选题)某建筑保温材料装修工人,近日被确诊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些变
7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____。(出题:
“不必总是欣赏他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这句
数学家∶华罗庚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某施工机械预算价格为120万元,折旧年限为l
FS-6型避雷器运行中的工频放电电压在()k
下列关于“廉洁自律”中廉洁与自律的关系表述不
组织中的构成角色的行为是绝对固定的。
飞机的起降性能包括( )
抓斗挖泥船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和泥层厚度确
点沿轨迹已知的平面曲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变
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企业标识系统等属于(
较新线列车车载信号分为多少个等级的限速。()
产品可以根据其耐用性和是否有形进行分类,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