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强基固本

题目描述

【题目】【强基固本】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目的?   

材料二:那时,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2)材料二中的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依据是哪一个文件?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使农民摆脱了地主束缚,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此之前,地主是怎样束缚农民的?

材料三: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社。若干两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随着公有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冬,18位农民实施了“大包干”。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就获得大丰收,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4)材料四中,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变,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推行这一体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土改)。解放 农村生 产力(满足农民土地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由此可知,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土地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满足农民土地要求。(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知,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依据是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此之前,地主是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农民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可知,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道路)。随着公有制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变,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