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某校学生针对“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在材料一中,有一种是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有三种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植物,它们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汉文帝和汉景帝都重视发展什么?他们的具体做 法是什么?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分析比较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从中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E(2分);A、B、F。(2)农业;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文景之治”。(3)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比西汉时有较快发展。(或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意思相近即可;若只答出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没有与西汉时期对比,可得分)主要原因: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4)经济交流;统治者重视;人民辛勤劳动(北民南迁);国家稳定的政治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答其中两点即可)
(1)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图中属于粮食作物的是水稻和粟,水稻是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半坡居民位于北方黄河流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第二小问,剩余的图片中,杏子和梨子属于水果,且不是从西域传入的,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是石榴、葡萄和苜蓿;因此,对应的横线上依次是E、A、B、F。(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汉文帝和景帝都强调农业是天下之本,说明他们都重视发展农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文帝和景帝时期发展农业包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足,这一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的江南人烟稀少,没有富裕的人,南朝时期的江南则变得物产丰富,非常富裕,说明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比西汉时有较快发展,或者说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4)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经济要发展就要加强经济交流;从材料二中文帝和景帝发展农业的态度和措施可知,发展经济要有统治者的重视;材料三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可知,发展经济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以及人民的辛勤劳动。
相关试题
6272探铲又称()。答案1207
【单选题】 需要测定锑的食具容器是【】。(医
H市X区的王某看中了H市Y区李某欲出售的商品
2005-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
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
对某些商家在顾客购物后不给发票,而是赠送小精
【单选题】 理算人员收到客户交来材料时,按照
56、摇头丸主要出现在慢摇吧、迪厅等娱乐场所
按照李威特的小团体交往模式理论,师生人际关系
下列关于铺设防水卷材的做法,错误的是( )。
安全生产坚持“五同时”,必须做到在()生产工
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下列关于单务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市场调查报告”是提供给领导决策参考的,因此
禁止使用有()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民法通则》关于公司的规定的适用范围是()。
直观动作思维
《瓶史》是一部经典性的插花艺术理论专著,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