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2:55:15

构建稳定的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

题目描述

【题目】构建稳定的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 21 世纪的青少年应当以史为鉴, 关注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项目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材料三: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四:在巴黎和会上,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因为德国是战败国,所以中国人希望在和会里靠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把若干不平等的国际待遇纠正过来。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中国得到了确切报告,威尔逊总统对于中国提出的要求已经无能为力了。

——摘自《国际观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统治秩序(或政治格局)?

(3)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4)材料四中所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到底签署的是什么条约?“威尔逊总统对于中国提出的要求已经无能为力了”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你怎样看待巴黎和会的结局?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1913年各国工业产量即经济所占的位次和殖民地面积即政治所占位次不相对应。结合课本所学,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德、美、法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了,政治地位没有提上去,反映了欧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为了提高政治地位,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这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依据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德、美、法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了,政治地位没有提上去,反映了欧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为了提高政治地位,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一战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时间较长。故“战争会迅速结束”是错误的;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其中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70多万人。由此可知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故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4)依据材料四“在巴黎和会上,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讨论战后对世界的安排。经过5个多月的争论,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凡尔赛和约》,建立了凡尔赛体系。通过上面的问题,可知凡尔赛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德国的不满,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1)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战争历时4年多;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70多万人(或凡尔登绞肉机)(举例恰当即可)。(4)《凡尔赛条约》、爆发五四运动、这次会议建立了凡尔赛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或只是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或不能长期的维持下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