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活动任务。

任务一:(学习教材梳理知识)

材料一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部编版七上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些措施实施后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任务二:(史料查询,深化探究)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具体措施?除此之外,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思考感悟,总结规律)

(3)以上改革在当时虽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但都取得了成功。这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事件:商鞅变法;影响: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改汉姓;迁都洛阳,理由: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同时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迁都洛阳,远离守旧势力,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效果,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3)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创新。

(1)根据材料“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具体措施是改汉姓。除此之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条措施是迁都洛阳,理由是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同时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迁都洛阳,远离守旧势力,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效果,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3)上述两次改革在当时虽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但都取得了成功。这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改革是强国之路,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