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12:51:37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

题目描述

【题目】“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该观点的提出者还认为

A. “性相近,习相远”

B.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王守仁的致良知,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所以还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存天理,灭人欲” 是朱熹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